當前位置:汽車配件110網(wǎng) >> 汽修百科 >> 汽車保養(yǎng)維修 >> 堵論之經(jīng)典 堵車跟“車多”無關(guān) |
互聯(lián)網(wǎng) 俠名 汽車保養(yǎng)維修
經(jīng)常聽人抱怨說因為車太多了,所以道路也越發(fā)地擁堵。那么同樣是擁有四百多萬機動車的兩座城市,北京堵而東京不堵,如何解釋? 因此說,堵車跟“車多”沒關(guān)系。需要被疏導的不僅僅是道路,還應該包括人們的“觀念”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沒必要揣著明白裝糊涂?纯礀|京便會知道,我們之所以會堵車不是因為我們的車太多,而是因為開車上下班的太多,有車而能不開的太少;不遵守交通規(guī)則的太多,良好的國民交通意識太少。 首先一個數(shù)據(jù),是東京的城市軌道交通承擔著90%的市內(nèi)交通任務。反觀我們的有車家庭,有90%以上是選擇開車上下班的?梢哉f,在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上,減少上下班開車的人數(shù)是解決之道中必不可少的關(guān)鍵一環(huán),也是緩解堵車的最直接的辦法。更重要的是,“不開車的原則”需要被確立并成為一種公共意識,否則今天還是小堵怡情,遲早會大堵癱瘓。因為無論現(xiàn)狀和趨勢都已經(jīng)十分明顯,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是市場規(guī)律的必然,一方面中低端車型的價格可以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接受,而另一方面則是一旦買了車就會開上路、加入堵車大軍,過度地依賴、過度地使用。沒錯,現(xiàn)如今的中國人的確可以實現(xiàn)美國夢,讓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一輛車,但如果是所有的車都要被開到路上,那一定是任何一個城市都承載不了的災難,最終整個城市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停車場。 生活中我們往往就會有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慣性思維。有車以后多數(shù)時候是想都不想直接就開車出去了,當然偶爾也會糾結(jié)一下:開或是不開,這是個問題。而糾結(jié)過后問題的答案卻總是沒什么懸念,結(jié)果可想而知多半又是被堵在了路上。幸運點兒的突出了重圍,到了卻還得兜圈找車位,捎帶著再添點兒“堵”,繼續(xù)著惡性循環(huán)。說白了,車不是這么用的。 其次,良好的國民交通意識也是一個關(guān)鍵因素,在東京很少有人把車停在道路上,他們的理念是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是可恥的;人們把公平、公正分配公共資源的指導思想貫穿于整個交通建設體系;人們會嚴格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各行其道,大大提高了行車速度。在東京,車輛在道路中行駛,車速比較均衡,而在我們的城市里行使中的車輛快慢不一,經(jīng)常有人一邊打電話一邊開車,使車輛間距大小不一;也有人專好見縫插針蛇形前進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尋找賽車手的感覺。道路的有效利用率相差很多。表面上是我們對汽車的使用太過隨意,骨子里則是對公共利益的漠不關(guān)心。 說到底,堵車的罪過實在不該算在“車多”的頭上,就像沒人會抱怨錢多了會問題很大后果很嚴重一樣,只是任何一種資源一旦濫用了就會凸顯出問題。目前,我們在汽車的使用層面上,和對有車生活的定義上確實存在著一些歧義。究其原因,或許是因為我們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瓴抛咄甑某鞘谢缆,而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卻還沒有相應地做好準備,甚至是有一些滯后。這就好比給一位馬車夫換上一輛馬力強大的汽車,但車夫仍然只會用馬來拉汽車而不是駕駛汽車一樣,結(jié)果是再強大的馬力也只能輸出兩馬力的效能。有效治理交通擁堵問題,讓城市運轉(zhuǎn)的更有效率,這不僅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,也需要全體市民確立普遍的公共意識,勇于擔當責任;進化成為真正的城市公民,進而創(chuàng)造和享受現(xiàn)代文明;將公共利益擺在首位,人人為我我為人人。所以說,真的沒必要像防范洪水猛獸一樣去看待汽車的增長,解堵之道不在彼處,而在我們自身。(大連日報) |
|
|
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120202000083號